亚洲一区图片,青青青国产在线,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天天,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视频专区,午夜精品区

船工號子唱起 非遺民歌煥新

2025-08-08 0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魏金金)

船工號子唱起 非遺民歌煥新

2025年08月08日 0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余冰玥

“喲吙喲吙喲……撐起喲那個篙子喲,吔賽我的嗨呀?!痹诤鲜〕5率绣⒖h的黃家套旅游景區(qū),一群中學生正在河岸邊,聽非遺傳承人們在船上唱起澧水船工號子。傳統(tǒng)木船上,風帆、搖櫓一應俱全,瞬間把人們帶回20世紀的澧水河畔。

這是正在進行的船工號子研學活動?!拔覀儠o學生們講澧水船工號子的歷史淵源、演唱特點,講船工們逆流而上、頑強拼搏的精神?!卞⑺ぬ栕訃壹壏沁z代表性傳承人黃蘇平說?;顒咏Y(jié)束后,黃蘇平收到了孩子們大小不一的紙條,上面用稚嫩的筆跡寫下了樸實又真誠的感受。

“有孩子寫:我學到了什么是澧水船工號子,作為學生,我們要成為一粒傳承的種子?!秉S蘇平感慨,“很欣慰,非遺傳承在這一刻有了意義?!?/p>

澧水河畔的號子聲

澧水是湖南的四大水系之一,歷史上是湘西北水運交通大動脈。明清時期,澧縣成為重要的商埠碼頭,澧水航運興旺,貨船絡繹不絕。河道繁忙時,每條貨船能有纖夫船工20多人。逆水行船的過程中,船工纖夫為振奮精神、統(tǒng)一步調(diào)、凝聚力量,常一邊搖櫓拉纖,一邊唱起當?shù)匦≌{(diào)。在發(fā)展中,小調(diào)逐漸轉(zhuǎn)化為高亢有力、節(jié)奏明快的澧水船工號子。

戰(zhàn)狂風、掌穩(wěn)舵、過險灘,傳承百年的澧水船工號子講述著船工們的生活和勞動故事。黃蘇平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澧水船工號子沒有固定的唱本和唱詞,大多是因時因地因人即興而起,“見人唱人、見物唱物”。拉纖時,一人領(lǐng)唱,眾人合唱,通俗卻豪邁。

黃蘇平就在澧水河畔長大。他記得,小時候能在澧水沿岸看到拉纖的纖夫,聽到船工號子的聲音。1979年,25歲的黃蘇平在澧縣文化館擔任音樂專干,當時正趕上全省民間音樂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工作。在3個月的時間里,黃蘇平收集到了1100多首澧水流域的民歌,其中有一首搖櫓號子,讓他瞬間回憶起了小時候聽到的船工號子,“很興奮很激動,就把譜子整理了出來”。

澧水船工號子內(nèi)容豐富,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jīng)過排演的澧水船工號子曾拿過國際獎項。但隨著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澧縣船工行船拉纖的身影漸漸消失,許多船民被迫改行,另謀生路。

黃蘇平發(fā)現(xiàn),由于缺乏專門收集、整理,澧水船工號子逐漸淹沒在現(xiàn)代船只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中,難以尋覓。于是,他開始沿著澧水采風,拜訪老船工,收集詞曲唱調(diào)并整理成冊。

傳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船工號子多為口傳心授,“用嘴巴講述”。船工如何生活、號子怎么喊,黃蘇平拿著錄音機,一點一點向老船工學習。

黃蘇平從慈利縣文化館音樂專干滿溢丙那里,收集到了澧水船工號子唱腔的幾種板式:平板在風浪不大,平水慢行時演唱;急板緊張有力,一般在險灘急水中演唱;數(shù)板速度稍快,在深水行船用力時或兩船比賽時唱。由于地域不同,澧水船工號子又分為“上河腔”和“下河腔”?!吧虾忧弧备呖喉懥?,襯詞較多;“下河腔”曲調(diào)舒緩、優(yōu)雅,節(jié)奏緩慢。

已故的老船工劉志生,是教黃蘇平唱澧水船工號子的第二任老師,當了40多年船工。采風時,黃蘇平聽劉志生講拉纖的故事,學習如何起錨、劃船、撐篙、拉纖、唱號子。就這樣,黃蘇平從老船工處保存了很多瀕臨失傳的曲調(diào)和唱詞,留下了珍貴的文化資料。

在黃蘇平看來,澧水船工號子的獨特價值,在于它的音域?qū)拸V、內(nèi)容豐富、板式眾多。他告訴記者,在澧水船工號子中,襯詞很豐富,“嘿”“喲”“吙”用得很多。號子講述的是船工的經(jīng)歷:天空突然出現(xiàn)了烏云,晚上要下暴雨,要小心;3月要發(fā)春水,把這些貨物運到岳陽去……歌聲中,船工的故事一一呈現(xiàn),聽完全曲,仿佛跟著走了一段難忘的水路。

2006年,澧水船工號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種下傳承的種子

澧水船工號子留存下來了,而澧水之上早已沒有搖櫓和拉纖的船工。如何讓從未見過船工號子的青少年認識它?如何讓全憑口耳相授的非遺從歷史中走出、實現(xiàn)活態(tài)傳承?黃蘇平在不斷嘗試新方法。

為了更好地傳唱澧水船工號子,黃蘇平將滿溢丙和劉志生教給自己的澧水船工號子融會貫通,創(chuàng)編出合唱、表演唱、舞臺劇等多種形式。他還計劃制作一個器樂合作版:用二胡演繹出風暴聲,用琵琶營造出“十面埋伏”那樣的緊張感,再搭配澧水船工號子。黃蘇平已經(jīng)寫出了初稿,“很期待這個版本的演繹效果”。

“你們見過澧水河嗎?在河邊,曾經(jīng)有一群拉船的人,可能你爸爸媽媽都不一定見過,要問你們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2023年起,黃蘇平在澧縣小渡口鎮(zhèn)中心小學成立了“船工號子傳承班”,孩子們觀賞黃蘇平團隊的演出,聽他講述船工號子的發(fā)展歷史。

剛設(shè)立時,黃蘇平一周就要去兩次,連續(xù)去了3個月。他帶著孩子們從零基礎(chǔ)開始了解、學習澧水船工號子。在黃蘇平的指導下,孩子們學習傳唱船工號子,編成了第一個兒童版的《澧水船工號子》節(jié)目,并在學?!傲弧蔽乃噮R演中展示。

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黃蘇平都會參與編排澧水船工號子合唱節(jié)目、制作宣傳資料,進社區(qū)、進學校、進景區(qū)展示展演。

為了讓青少年深度理解、傳承船工號子,推動文旅融合。2023年11月起,澧縣在黃家套旅游景區(qū)、城頭山旅游景區(qū)等地建立了4個傳承學習基地,推出船工號子研學活動,讓非遺傳承走出教室、走進現(xiàn)實。黃蘇平經(jīng)常為孩子們開展現(xiàn)場教學,青少年來景區(qū)參觀時,還可以觀摩船工的勞動過程,沉浸式體驗撐船拉纖的艱辛。黃蘇平說,非遺傳承,要給孩子們種下傳承的種子。

“山高水險不用怕,步步蹬穩(wěn)往前爬”“太陽出來紅滿天,船工汗水濕衣衫”……在今年7月的2025年中國原生民歌節(jié)現(xiàn)場,黃蘇平和徒弟們穿著白色的船工服、腰系紅布帶,把澧水船工號子唱到了內(nèi)蒙古的敕勒川大草原?!拔覀儠彦⑺ぬ栕右恢眰飨氯ァ!秉S蘇平說。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余冰玥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08日 08版

(責任編輯: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