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图片,青青青国产在线,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天天,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视频专区,午夜精品区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高校開戀愛課有學生掛科 網友看完題懵了:比高數(shù)難

2018年08月05日 07:49   來源:網易新聞   

  (原標題: 博導開戀愛選修課居然有人掛科!據說這道題比高數(shù)難 )

  這些年,“高校開課教學生談戀愛”已不足為奇,但你有見過老師假期還忙碌備課,直播教學的嗎?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門課實在太火。。。。

  老師開直播教談戀愛,一小時獲超兩萬個贊!

  “晚8點開始哦,等你們,多多互動�!�7月29日傍晚,中國礦業(yè)大學《戀愛心理學》選修課線下活動QQ群熱鬧起來。由于當晚8點有暑假中的直播互動,課程助理早早在群里開啟了“友情提示”。

  29日晚8點,主題為《戀愛真難懂,男女大不同》的直播開始,這堂課由《戀愛心理學》課程團隊的另一位老師王夢倩主講,雖然在假期,但據課程助理張悅介紹,僅一個小時的直播,就收到了20000多個點贊。

  直播期間,有男生在互動框里評論訴苦:“即使是肚子里的蛔蟲,也不知道女生是怎么想的�!�

  對此,王夢倩在直播中解釋稱,女生大多認為“愛我就應該懂我”,往往不會直接了當?shù)叵蚰猩埱髱椭�,而會選擇拐彎抹角、旁敲側擊。

  團隊歷時兩年多策劃、錄制,課程分線上線下

  據報道,該課程主講人,中國礦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段鑫星介紹說,課程主要以大學生戀愛為切入點,通過錄制“慕課”、舉辦線下活動和直播互動的形式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2017年9月,經過段鑫星帶領的教師團隊和助教團兩年多的策劃、錄制,《戀愛心理學》線上課程正式上線。

  記者登陸中國礦業(yè)大學在線開放課程平臺(MOOC)發(fā)現(xiàn),公共管理學院的《戀愛心理學》選修課訪問數(shù)近150萬次

  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愛情觀、柏拉圖論愛情等課程,共分為10個章節(jié),50個節(jié)點,每個節(jié)點為8-15分鐘的理論教學視頻

  段鑫星告訴記者,每個理論都配有案例,她通過錄像和直播的“網課”形式給學生上課。她曾坦言,很多大學生選修該門課程,初衷是學習談戀愛“技巧”。

  “如果學生們能通過學習,正確處理戀愛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那可以理解為傳授了‘技巧’。”不過,她更希望學生們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愛情觀,理解愛情的真正含義。

  與線上課程不同,該選修課還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即線下“實戰(zhàn)演練”。公共管理專業(yè)研究生、課程助理司瑩雪介紹:“除了線上教學,選修課還會舉辦如情侶專場、‘單身狗’專場等不同主題的線下活動�!�

  參加課程的李同學告訴記者:“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拿到了學分還收獲了愛情,感謝戀愛心理學傳授的技巧,讓我追到了這么好的女朋友�!�

  也有同學調侃稱:“學完了戀愛心理學還沒有對象是不是有點失敗,是時候找個女朋友體驗戀愛了�!�

  這門課很簡單?有人說比數(shù)學難。。。。

  記者了解到,“戀愛心理學”跟其他選修課一樣,結課后要進行考試,拿到70分及以上,就可以獲得兩個學分。課程考核分為5個部分——課程視頻、課程測驗、期末線上考試、訪問課程網頁的次數(shù)、線下活動。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堂課還有人掛科。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學期里,共有484名礦大學生選了這門課。司瑩雪說,課程的考核為5個部分——課程視頻占20%、課程測驗占10%、期末線上考試占30%、訪問課程網頁的次數(shù)占20%、線下活動占20%。雖說考核難度并不低,但這學期超過半數(shù)的同學考核成績?yōu)椤皟?yōu)秀(90分以上)”,僅有3名學生“掛科”。

  但是真相是想要拿到學分、收獲愛情,可沒那么簡單,聽聽上過這門課的同學們怎么說  不難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評論大都是:“掛科率很高”“不好考”,那到底難在哪?有熱心網友回復稱“考試的選擇、填空和簡答真是一言難盡” 。

還有人評論說:“談戀愛要像數(shù)學這么簡單就好了”↓↓↓

  為此,記者特地找來了課后作業(yè),看看你都會做嗎?

  [多選]人際吸引的強弱通常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A 熟悉與鄰近

  B 相似性

  C 非排他性

  D 互補性

  [判斷]人們往往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值得關注的是:這里所說的相似性是客觀上的相似性,而不是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

  [簡答]如何看待愛情與事業(yè)的關系?

  [簡答]如何理解“柏拉圖式愛情”?

  問題來了

  你覺得談戀愛難還是高數(shù)難?

  你會選修這門課嗎?

(責任編輯:張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