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大幅提升,近年來,美國將中國作為主要競爭對手,特朗普上臺后,美國政策轉向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美國主動挑起貿易爭端,借此打壓中國制造業(yè)和高科技產業(yè),延緩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步伐。烏克蘭危機后,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將一直持續(xù)至2024年。中俄兩國均受到來自美國方面的戰(zhàn)略擠壓,在此背景下,中俄兩國加強經貿合作的愿望和動力更加強烈,更加注重合作質量的提升,不斷開發(fā)新動能、挖掘新亮點,中俄經貿合作進入務實發(fā)展新階段。
政治互信為經貿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近年來,中俄兩國元首在雙邊和多邊機制下多次會面。兩國元首高頻互動,對中俄關系做出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引領和頂層設計,推動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持續(xù)穩(wěn)定地向前發(fā)展。普京總統(tǒng)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俄中關系發(fā)展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俄中兩國正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俄中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仍將不斷加強。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普京總統(tǒng)在接受中國的人民日報記者采訪中還談到:“俄中兩國關系迎來了歷史最好時期,俄中協(xié)作不斷加深并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具有穩(wěn)定的、長期的性質。這完全符合中俄兩國人民的利益,符合維護國際和地區(qū)安全與穩(wěn)定的要求!闭蔚母叨然バ艦榻涃Q領域的務實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貿易額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中俄兩國互為重要貿易伙伴;仡21世紀以來中俄雙邊貿易發(fā)展,在2000-2008年的九年間,雙邊貿易額持續(xù)快速增長,除2002年和2006年兩個年份之外,增長率均在30%以上。2008-2018年這十年中,在國際金融危機、俄羅斯經濟危機、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中俄貿易波動較大,2009年和2015年兩個危機年份分別下降了31.8%和28.6%, 2010年、2011年和2017年增長率較高,分別為43.1%、42.7%和20.8%,其中2010年和2017年的增長屬于危機后的恢復性增長。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070.6億美元。
中國自2010年起已連續(xù)9年保持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俄貿易在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從2010年的9.5%提高至2018年的15.7%。自2016年起,中俄貿易在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重超過俄羅斯與獨聯(lián)體國家貿易之和。中俄經貿合作在俄羅斯對外經濟關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直接投資迅速擴大
近年來,中國對俄直接投資規(guī)?焖僭鲩L。從流量看,2008-2014年,中國對俄直接投資額均在10億美元以下,2015年,中國對俄直接投資出現(xiàn)突破性增長,達到29.6億美元,同比增長3.7倍。從存量看,從2013年起,中國對俄投資存量增速加快,尤其是2015年,中國對俄直接投資存量達到140.2億美元,同比增長61.3%。2018年,中國對俄直接投資達到146億美元,俄羅斯在中國對外投資排名中居第10位。大筆股權投資是中國對俄直接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烏克蘭危機后,西方對俄實行經濟制裁,俄羅斯一些能源項目面臨資金短缺的威脅,迫切需要來自中國的投資。2016年,中石化集團和中國絲路基金相繼收購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股份,參與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2017年6月,北京燃氣集團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下屬上喬納斯科石油天然氣公司20%的股權。2017年9月,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與嘉能可財團和卡塔爾投資局聯(lián)合體達成協(xié)議,收購該聯(lián)合體所持俄羅斯石油公司14.16%的股份,合同金額約91億美元。
能源合作全面展開
能源合作歷來是中俄經貿合作的核心領域,隨著俄羅斯“向東看”戰(zhàn)略的實施,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全面展開。上游領域,中國通過參股的方式深度參與亞馬爾天然氣項目,該項目是目前全球在北極地區(qū)開展的最大液化天然氣項目。2017年12月,亞馬爾天然氣項目正式投產, 2018年7月,“冰上絲綢之路”上首船來自亞馬爾項目的液化天然氣船通過東北航道達到江蘇如東接收站。2018年9月,在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上,中國石油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石油公司簽署上游合作協(xié)議。中游領域,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正式投入運營,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鋪設工作進展順利。下游領域,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項目已進入安裝階段,該項目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境內段“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的配套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處理廠之一。中俄雙方已逐漸開展涵蓋勘探、開采、加工、銷售等領域的全產業(yè)鏈合作。
地方合作恰逢其時
中俄兩國地方合作早已開展多年,經貿及人文合作逐漸向縱深發(fā)展,日益頻繁的地方合作不僅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還有利于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惠及兩國人民。烏克蘭危機后,俄羅斯實施“向東看”政策,加強與中國等東北亞國家的合作,促進遠東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中國則希望通過深化地方合作優(yōu)化對外開放布局,依托地方、造福地方,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注入新動力。在此背景下,2018年和2019年中俄共同舉辦“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動,將地方合作提升至國家級,進一步促進中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與俄羅斯各聯(lián)邦主體之間的友好往來。兩國在地方層面的合作進展順暢,舉行了數百場訪問、會面,簽署了多份合作文件。中俄兩國在省州、城市等層面共建立了363對友好伙伴關系。2018年9月14日,習近平主席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親力親為推動兩國地方合作。論壇期間,中俄兩國簽署《中俄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合作發(fā)展規(guī)劃(2018-2024年》。目前,中俄兩國將密切溝通,緊密配合,統(tǒng)籌推進該規(guī)劃的落實工作。
“一帶一盟”對接穩(wěn)步推進
2015年5月,中俄兩國元首簽署《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lián)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lián)合聲明》后,經貿合作談判正式啟動,2016年10月以來,中俄雙方先后進行了5輪談判,3次工作組會議和2次部長級磋商,2017年10月1日,實質性談判順利結束。2018年5月17日,中國與歐亞經濟委員會及各成員國代表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經貿合作協(xié)定》。該協(xié)定是中國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在經貿合作方面首次達成的重要制度性安排,為雙邊經貿合作提供制度性保障。協(xié)議的簽署標志著中國與歐亞經濟聯(lián)盟成員國的經貿合作從項目帶動進入制度引領的新階段,對推動帶盟對接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成果豐碩,在航空航天、北極開發(fā)、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今年恰逢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關系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中俄經貿合作也將向更高水平邁進,取得更多務實成果,將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不斷推向新高度。ㄌ丶s記者 曉瓊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