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5日訊(記者 成琪)2018年4月25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英特爾公司在北京慕田峪長城舉行“科技助力文物保護與利用戰(zhàn)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共同宣布將運用英特爾AI人工智能技術和英特爾無人機技術實施長城保護項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保護這一世界紀念性建筑。
簽約儀式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也是世界上體量和規(guī)模最大的線性文化遺產,是我國首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這幾年國家在長城保護利用上取得了明顯成效,然而由于體量巨大、自然侵蝕、人為干擾等原因,長城保護現狀仍然十分嚴峻,保護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本次雙方合作的是箭口長城修復項目,作為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箭扣長城充分展現著古老長城的驚、險、奇、特、絕等韻味,但該段長城自然風化嚴重,且大多位于險峰斷崖之上,周邊草木茂密,修繕人員到達施工現場步履維艱,傳統(tǒng)手段所進行的勘察、修繕和維護困難重重。
此次雙方攜手,將探索科技助力長城保護的方法。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在這次合作中,將使用英特爾無人機對城墻進行檢測與航拍,進行3D建模,幫助文保人員清晰、全面了解長城現狀;根據無人機采集的圖像進行分析處理,監(jiān)測判斷出需要被修繕的墻面裂痕和磚瓦缺失;用人工智能算法對采集到的多形態(tài)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及虛擬重建,為修繕、維護提供指導,并為以后的工作提供預測數據。以視覺化方式呈現長城的原始狀態(tài),以更精確、更高效、更及時、更安全的方式計算出哪一部分城墻需要修繕,邁出了科技助力長城保護的第一步。
“人工智能只有實現應用的突破,才能彰顯其巨大社會價值!痹诤灱s儀式上Alyson Griffin女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合作,用英特爾AI人工智能技術和無人機技術為文物保護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方法,解決文物修復和保護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難題。讓長城這一凝結著輝煌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邂逅前沿數據科技并煥發(fā)新的精彩,這可以生動詮釋英特爾‘用技術造福社會’的理念和追求。”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表示:“長城的保護利用需要企業(yè)、民眾、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此次與英特爾合作,引入最新技術,為這一世人矚目的課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模式,使我們看到科技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巨大潛力。我們感謝英特爾為長城保護所作的技術貢獻,希望今后與英特爾公司繼續(xù)開展新的合作探索,引導更多企業(yè)參與文化遺產保護。”
(責任編輯:李冬陽)